什麼東西都往線上化發展的時代,數據成為了人們活動所留下的蹤跡,真實身份可能不得而知,但是數據資料有大機率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。
Google 2022 台灣智慧消費關鍵報告顯示,56%的消費者在購買決策前會在線上、線下皆搜集資訊,但是對經營者來說,部署線上包含線下的每個接觸管道紀錄點,實在太困難。
線上而言,企業們想過要留下客戶瀏覽網頁的蹤跡、要從各種工具的應用判斷人口屬性,以替代在現實生活中看得到、觀察得到的消費者特性。現在,我們仍有這個期盼,但是興起的隱私權法、平台為大的環境,讓我們走得更加艱難、更不確定。
搜集回來的資料,有多少是在未來3年、5年後,無法再被用來產生價值的東西?有多少搜集回來的資訊,跟我要的最終價值沒有太直接的關聯性?又有多少已經存在的數據資訊,是我可以拿來應用的?
為什麼要自有數據?因為,拿到手上才是你的。
自有數據要幹嘛?分析後的數據會告訴你現在發生的事實情況,看到營運藍圖。
看到營運藍圖後,有什麼好處?知道怎麼做更容易創造營收,就可以執行決策、迎接變現。
等等,既然得到數據的目的是為了創造營收,那是不是要分辨哪些數據跟營收有直接相關性,哪些沒有?確保收集到的數據,能被處理成有商業價值的資訊。
沒錯,說得好!投入自有數據的搜集,不是為了「以防萬一」,不該因為「害怕失去」,也不能是要「嘗試看看有什麼價值」。
我們要做這件事情,就要「確定它能變成資產」,而不是花了大把力氣,最後變成負債造成痛苦,像把錢丟到水裡波瀾不起,只剩不絕於耳的心痛的記憶。
什麼樣的自有數據一定能提供價值?
逛店逛了很久,但是遲遲不到櫃檯結帳的客人,是我研究的主要對象嗎?還是鎖定忠誠客戶,去看他的消費歷程、購買動機,會最能幫助你找到下一群高價值客戶呢?
過去常常光顧的顧客,最近為什麼不再回購了?應該去提醒他商品降價的優惠活動嗎?還是找到他的需求商品、確認供給?
接下來的選品策略和進貨數量,應該參考最近的推播開信率、廣告點擊率?還是從最後實際銷售數量來看市場潛力、鎖定商品成交轉換率?
速特博威的觀點,我們認為保有歷史交易的數據成為自有資產,分析銷售情況與客群的關聯性,最能幫助中小型電商營運者把握自己的商業特性,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成功模型,針對「達成交易」這個步驟著重努力,直接、有把握地創造出更多盈利。
我們希望不要浪費時間在無謂的數據收集和分析,而是保留有用的數據,在自有範圍裡,讓它不停提供回饋、貢獻洞察、引導決策。
錢滾錢,利滾利。數據滾交易。